1. 原始增強物 Primary Reinforcer
原始增強物係指未經學習而本來就具有增強行為之作用的刺激或事物。食物、水、電擊等原來就具有增強作用,因為飢餓的老鼠獲得食物後,那些反應過的行為會重複出現。老鼠受到電擊,如果因某種反應而使電擊停止,則當再受到電擊時,就會重複該種反應來停止電擊。食物、水是生理上的需求,電擊直接傷害到生理,逃避電擊也是生理上的需求,因此原始增強物在於能夠直接滿足生理上的需求。原始增強物是增強作用中非習得的,有別於習得的次級增強物,如鈔票、積分等。

2. 次級增強物 詳上

3. 勞動異化 Alienation of labor
馬克斯理論中,工人感到自己失去對自己從事的勞動的控制的狀況。隨著流水線作業和分工的細化,勞動異化作為結果之一在現代社會體現得越來越明顯。馬克思認為,被異化的勞動者與他自己的生產活動、勞動目標、生產過程分離。使得工作成為非自發性的活動,因此勞動者無法對勞動產生認同或者領略到勞動的意義。

4. 同化、涵化、濡化、互化 詳文 '文化作用'

5. 功績主義 meritocracy
學校教育的篩選機制依據功績主義,係以個人的能力做為依據,讓學生在公平機會的競爭下,被選擇、分配至社會各階層上。因此,學校教育可以突破社會階級的壟斷,開放社會流動的機會,而消除了社會的不平等。相反地,衝突論者指出,學校教育透過「才能」、「功績」促進社會流動只是一種假象,它利用此種假象合法化並再製了既存社會階級間不平等的權力支配關係。學校教育的選擇、分配機制,真正的決定因素是社會既存的不平等分工和地位關係,不是個人的「能力」。 在功績主義趨勢下,傳統世襲的、或庇蔭的 (ascribed) 社會地位取得途徑,將漸隱沒,代之而來的是依靠個人秉賦及後天努力,累積各個相對的功績 (merits),從而獲致應有的成就及社會地位。

6. 機械連帶、有機連帶 詳文 '機械連帶、有機連帶'

7. 衛理斯的 '文化創生' 詳文 '衝突學派代表人物'

8. 社會流動 詳文 '社會流動'

9. 鉅觀、微觀教育社會學 詳文 '鉅觀、微觀教育社會學'

10. 符號互動論 詳文 '符號互動論'

11. ... 最後找到了一個很棒的網站,結束了我的苦工:教育大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