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概述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用以解釋在特殊情景下動機產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自我效能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動機心理學家們的極大興趣。這個概念乃在社會學習理論之下,為一子集合的概念。
班杜拉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在於他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既可以看出行為主義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他堅持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一些基本觀點,如強調研究人類的行為,強調客觀化的研究原則,強調學習中強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內部的心理過程,強調自我因素對行為的中介調節作用。他主張行為和認知的結合;主張必須以環境、行為、人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來解釋人的行為。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與傳統的行為主義對學習的認識不同。傳統的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而班杜拉認為人除了直接學習外,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可以通過觀察去進行間接學習。人的社會行為大部分是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觀察學習”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亦稱之為“替代學習”。用班杜拉的話來說“一個替代學習事件可以這樣來定義,既經由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現存的行為反應特點得到矯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觀察者並沒有外顯性的操作示範反應。”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看出觀察學習的以下特點:一是觀察學習並不必然具有外顯的反應;二是觀察學習並不依賴直接強化;三是認知過程在觀察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由此,班杜拉認為強化除了對直接行為後果的外部強化外,還有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替代強化指觀察到別人的行為受到獎懲強化時,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個間接的強化作用。自我強化是指在行動的過程中,人們根據自己設立的一些內在的行為標準,以自我獎懲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自我效能理論正是從這兩種強化的作用發展而來的。班杜拉認為強化並不像傳統的行為主義者所認為的是學習的必要條件,而是一種促進條件。譬如小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在沒有外部強化的情況下,他們仍會玩得很開心。
替代強化的作用機制可以描述如下:當一個人觀察到別人的行為時,會產生兩種認識:一是認識到行為所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如外界對此行為的反饋與強化;另一個是認識到此任務的難度如何及其行為方式。這兩種認識將會影響觀察者對模仿此行為的預期,此預期包括兩種成分:對行動結果的預期及從事此行為把握的預期。這兩種預期將對觀察者是否採取此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自我強化強調行動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標準,從而受到自我獎懲的內部強化。人在行動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的預期標準,如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標準就會更積極地去行動,否則就會改變行動。
對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深入研究,班杜拉發現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他指出強化的作用在於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這種作用的機制在於從先前的經驗中形成的對後續行為的期待。他把這種期待分成兩種: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結果期待指的是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會導致一種好的結果,那麼這一行為將會被激活,受到選擇。效能期待是指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它是自己對自身能力的一種主觀上的評估。在“效能期待”的基礎上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自我效能的概念
班杜拉認為,人類的行為不僅受行為結果的影響,而且受通過人的認知形成的對自我行為能力與行為結果的期望的影響。他發現,即使個體知道某種行為會導致何種結果,但也不一定去從事這種行為或開展某項活動,而是首先要推測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沒有實施這一行為的能力與信心?這種推測和估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現。所以,人的行為既受結果期望的影響,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性因素。通過區別效能期望和結果期望,班杜拉創造了自我效能概念。結果期望,屬於傳統期望的概念範疇,是人們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結果的推測;而效能期望則是個體對自己實施某一行為的能力的主觀判斷,即對自身行為能力的推測。
~ 智庫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