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是目前影響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主要在探討教學刺激與學習者反應的內在認知結構,認知表現 (performance) 與形成的過程。什麼是認知?一是表示「即將知道」,也就是個體知覺、理解、思考、記憶、注意的內在歷程;另一是指與注重外在可觀察行為相反的理論,意即強調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內在歷程。

認知觀點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1.提出學習與記憶的訊息處理理論
2.提出教學策略
3.研究焦點的轉移
訊息處理論界定學習是透過學習者腦內結構,產生一系列訊息的轉換(或處理),已認知歷程、學習訊息的輸入-輸出,取代行為論的刺激-反應。訊息處理的過程是指我們透過感覺器官 (sensory receptors) 選擇接收少數引起我們注意的訊息,選擇的訊息暫時放在短期記憶內。短期記憶因容量有限,故訊息在此只能短暫停留,必須要移至長期記憶。
對學習而言,將訊息轉移至長期記憶是訊息處理最關鍵的過程。儲存在長期記憶的訊息一定是有意義的,所以必須要將它與個人的先前知識整合。長期訊息若組織良好,有助於我們隨時檢索與提取;且由於其容量幾乎無限,所以不會有「過負載」的情況。自長期記憶提取訊息到短期記憶,有時可直接提取,有時則需借諸操控物。而組織上述反應,並依序排列就是反應發生器 (response generator) 的工作。

教學策略的應用
認知取向視教學為問題解決的歷程,而應用策略就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與方法,所以教學策略就是教師決定哪些策略對學習內容及學習者最適用。值得注意的是,認知觀點注重學習者的個別差異,所以這些教學策略不是在任何情境脈絡皆適用的「一以貫之」原則,而是因才施教,針對特定對象、領域、目標與情境而設計的,較教學方法更特定。
教學設計在應用教學策略時,大體可分為三項:組織策略,如將教材內容分類,以章節、綱要、圖表方式呈現以利理解。其次為學習監控策略,如自我檢視學習歷程。第三項為動機策略,即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與注意力等。
教學設計的轉移
1.從可觀察的行為轉移至經過組織的內在呈現。
2.從自上而下、部分到部分的認知,移自下而上、部分到整體的視野,是一個全面的機制 (holistic mechanism)。
3.自具體轉變為抽象。整體、基模、知識均是抽象的性質,因此認知是抽象的過程,並非始自具體。
4.認知是「建構/再建構」,而非「發現/提取」的過程,也就是說認知是人們過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主動的對知識創造與在創造。
5.「心智」的功能有如動態、具移動性質的電腦,而非靜態、零件組合的裝配線。
6.認知著重過程而非結果。

對回饋的看法
認知論認為回饋不會自動改變學習者的行為,回饋只是提供學習者結果的知識,其影響要視學習者如何詮釋回饋而定。我們或可說系統理論與行為論提供教學設計依循的步驟,然認知的學習觀更重視個體「如何」進行這些步驟的內在心理歷程。具體來說,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得啟示如下:強調學習者的先備知識、學習脈絡;比較「新手」與「專家」心理歷程的差異,進而提出教學策略;應用多元評量法不限於客觀量化的測驗,如放聲思考(think aloud)、原案分析(protocol analysis、卷例評量(portofolio assessment) 等均可使用。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認知理論取向
英文關鍵字:Cognitive approach

參考資料
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79-81,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